减水剂作为化工类外加剂,在储存和使用环节,有哪些具体安全隐患,该如何防范?

2025-06-16

储存环节

安全隐患:

化学腐蚀:减水剂多为酸性或碱性物质,如萘系减水剂呈酸性,长期接触金属储存容器,可能会腐蚀容器,导致容器破损,减水剂泄漏。

聚合变质:一些减水剂,像聚羧酸减水剂,在储存温度过高(超过30℃)或储存时间过长的情况下,可能发生聚合反应,导致性能下降,影响使用效果。

火灾风险:部分减水剂含有易燃有机成分,若储存环境不通风,遇到明火或高温,有发生火灾的危险。

防范措施:

选择合适容器:根据减水剂的化学性质,选择耐腐蚀的储存容器,如塑料桶、玻璃钢罐等,避免使用易被腐蚀的金属容器。

控制储存条件:将减水剂储存在阴凉、干燥、通风的仓库,温度控制在5 - 25℃,并避免阳光直射。同时,要明确储存期限,遵循“先进先出”原则,防止减水剂因超期储存而变质。

防火防爆:在储存区域设置明显的防火标志,配备灭火设备,严禁烟火,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,防止可燃气体积聚。

使用环节

安全隐患:

人员接触伤害:减水剂在搬运和添加过程中,若操作不当,可能会溅到操作人员皮肤、眼睛等部位,酸性或碱性的减水剂会对人体造成化学灼伤。

计量不准确:使用时如果计量设备故障或操作失误,导致减水剂掺入量过多或过少,过多可能使混凝土凝结时间过长,甚至不凝结;过少则达不到预期的减水增强效果,影响混凝土质量。

环境污染:若减水剂泄漏到周围环境中,其化学成分可能对土壤、水体等造成污染,影响生态平衡。

防范措施:

人员防护:操作人员应穿戴防护服、手套、护目镜等防护用品,搬运和添加过程中要小心谨慎。一旦减水剂接触到皮肤或眼睛,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,并及时就医。

环保处理:在使用场地设置防泄漏设施,如围堰、收集槽等。若发生泄漏,及时收集处理,避免减水剂流入土壤或水体。对废弃的减水剂,要按照环保要求进行妥善处置。

HT-BT聚羧酸保坍剂.jpg

分享
下一篇:这是最后一篇
上一篇:这是**篇